历史

维也纳简史

从罗马帝国到哈布斯堡王朝

公园一世纪,罗马人在曾经凯尔特人的交易场所安营扎寨,并称之为“维多波纳”(Vindobona)。马可·奥勒留大帝于公园180年在那里的一场战役中去世;罗马人在公园五世纪被驱逐出城,这片土地被一系列族裔相继侵占,最终落入马扎尔人的手中。

马扎尔人败给了奥托一世。当时还被称为“维尼亚”(Wenia)的维也纳于1146年左右成为了巴本堡王朝的中心。1241年,维也纳被攻陷,这标志着蒙古第二次西征入侵欧洲。直至蒙古帝国大汗去世,维也纳和整个欧洲才得以从蒙古军队的统治中解放。此后,维也纳被哈布斯堡家族继承,城市的规模与声望也随之日益增长。1365年,欧洲最古老的大学之一,维也纳大学建校。
1556年,在哈布斯堡家族占领波西米亚和匈牙利之后,维也纳成为了奥匈帝国首都。奥斯曼帝国多次包围维也纳,直到在1685年的维也纳战役中被全面击退。在接下来的几十年间,这座城市繁荣发展,大兴土木,许多建筑都出自著名建筑师之手。

十九世纪

维也纳在1805年和1809年间两次被拿破仑军队占领。后者最终在莱比锡会战中被击败,维也纳会议(1814-15年)恢复了欧洲的权力平衡。1848年,一场席卷欧洲的革命浪潮见证了由斐迪南一世的军队在维也纳发动的起义。斐迪南的侄子弗兰茨·约瑟夫很快便继承了王位。他大兴文艺,尤其推崇古斯塔夫·马勒,老约翰·斯特劳斯,弗朗茨·舒伯特,约翰内斯·勃拉姆斯等音乐家的作品。

从第一次世界大战到德奥合并

1914年,弗朗茨·斐迪南大公在萨拉热窝视察时被刺杀身亡,这一事件引发了第一次世界大战。1918年,奥匈帝国、德国和奥斯曼帝国被由法国、俄罗斯、英国为首的协约国击败。这标志着奥匈帝国的灭亡和奥地利共和国的诞生,后者的特点是物资的匮乏和政治的两极分化。1934年二月,维也纳成为了社会主义势力和保守主义势力间许多矛盾与冲突的爆发地,这些冲突最终演变为奥地利内战,在此之后,议会被单一的专制政党控制。1938年三月,奥地利被纳粹德国侵略并吞并——奥地利曾经的混乱不复存在,而这正是当时大多数奥地利人所期盼的。

第二次世界大战和战后

在战争的最初几年,维也纳躲过了英国的盟军轰炸机;然而,好景不长,在1943年,这座城市遭到了意大利军队的轰炸,并遭受了严重的破坏。1945年四月,苏联军队对这座城市的占领,也给维也纳带来了创伤。战争结束后,维也纳被划分,分别被苏联、美国、英国和法国占领。直到1955年奥地利恢复主权时,一个临时的维也纳市政委员会才得以成立。

战后的维也纳见证了在马歇尔计划的援助下,经济的迅猛发展。上世纪70年代,维也纳成为了第三个“联合国会议城市”。

维也纳犹太人简史

中世纪:压迫与生存

有史料证明,早在1194年便有犹太人在维也纳出没;十四世纪便已出现犹太公共机构,如医院、教堂、洁食屠宰场等。现在的维也纳犹太人广场(Judenplatz)便是当时犹太人的宗教、文化、生活中心,一直到1420年,犹太人被驱逐出城。犹太人的财产被没收,当时欧洲最大的犹太教堂之一也被摧毁。1451年,在哈布斯堡王朝的庇护下,犹太人得以返回家园。1624年,一波犹太移民逃离了乌克兰的大屠杀,来到了维也纳。他们被赐予了维也纳一个特定的区域,就是现在为人熟知的利奥波德城(Leopoldstadt)。1669年这个犹太区,包括两个犹太教堂,被利奥波德一世肆意摧毁,犹太人再一次被驱逐出城。这次驱逐所造成的经济动荡迫使帝国邀请犹太人回城,但邀请名单中只有犹太富人,其中包括萨姆森·韦特海默(Samson Wertheimer)和塞缪尔·奥本海默(Samuel Oppenheimer),他们被称为“宫廷犹太人”,并在处理土耳其入侵的问题上成为了皇帝的顾问。

1745年-1765年在位的玛利亚·特蕾莎女王是反犹太主义者,并制定了许多歧视性法律。然而,她的儿子国王約瑟夫二世在1782年颁布了宽容法令,授予犹太人一些与非犹太人相同的权利,包括最基本的宗教自由。该法令还撤销了一些对犹太人人身自由的限制,例如,犹太人需要佩戴黄色圆圈或星星,或缴纳更多税款。宽容法令还允许犹太儿童入学;成人从事商业活动,开设工厂,以及学习经商。但是,当时犹太人不被允许成为工匠,也不得拥有土地。另外,新犹太移民进入奥地利也受到非常严格的限制。尽管如此,有些犹太家庭依旧在交易及银行业中获得可观财富及政治影响力。

十九世纪:文化百花齐放

1848年,许多犹太知识分子加入革命力量,因为他们认为这是进一步解放犹太群体的机会。1867年,奥匈帝国的犹太人终于获得了完整的公民权利。此时,维也纳拥有了帝国中最大的犹太人口,也吸引了许多犹太移民。在十九世纪后期,二十世纪初期,犹太文化的迅猛发展。犹太音乐家、艺术家和知识分子,如古斯塔夫·马勒、卡夫卡和弗洛伊德等,都对维也纳的文化做出了巨大的贡献。犹太商人、企业家也在维也纳的繁荣进程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

第一次世界大战:爱国主义和避难所

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超过五万名俄罗斯犹太难民避难至奥匈帝国东部地区,并涌入维也纳,大多数人首先到达了利奥波德城的火车站。将近一半的难民留在了维也纳,这也使得犹太社区和基督教社区之间的矛盾变得愈加紧张。犹太社区本身就分为正统派犹太人和维也纳的老犹太居民。正统派犹太人通常是新来者,他们希望与传统信仰生活在一起,而那些在维也纳生活过很长时间的犹太人,在很大程度上已经融入了基督教社区。他们充分参与德国/奥地利文化生活,包括最有地方特色的:在阿尔卑斯山滑雪度假;在维也纳露天咖啡馆吃黑森林蛋糕;用大扎啤杯喝啤酒;在节日里穿着传统服饰(男孩穿背带、皮短裤、戴蒂罗尔帽;女孩儿穿传统裙子、硬挺衬衫、盘发辫)。许多犹太人也在战争中为奥匈帝国而战。

在一战和二战的间隙:种族大屠杀开始

由于对犹太人的攻击受到了保守政党和纳粹组织的鼓励,反犹太主义在战后愈演愈烈。1933年,希特勒在邻国德国上台,并开始通过系统地限制犹太人的权利和自由,迫使他们最终离开德国,以使德国成为“零犹太区”。时至1938年,四分之一(十五万)的德国犹太人逃离德国。

在维也纳,犹太家庭依旧经营着他们的干货店、银行、律师行等各类商业机构。尽管他们已经意识到形式的严峻,他们依旧告诉自己,在维也纳,理智会战胜邪恶。1938年3月11日,当德国宣布德奥合并,希特勒的军队成功进军维也纳时,维也纳犹太人的希望随之破灭。

在奥地利被德国占领的第一个星期,在图书馆、剧院和社区中心工作的犹太人被解雇。接下来被解雇的是犹太政府官员、法官和律师。所有法院的奥地利律师都被要求佩戴纳粹标志。法院不再审理涉及犹太人的案件——犹太人被自动定罪,仅仅因为他们是犹太人。在随后的几个星期里,犹太教师和售货员被解雇。犹太洁食屠宰被禁止。犹太人发现,他们在非犹太朋友的家里不再受欢迎;他们被剧院、餐馆和多数商店拒之门外。

犹太人被殴打,在街上被嘲弄、袭击。他们被抓去游街;他们被逼迫用牙刷擦洗人行道;他们被逼迫在公园里四肢着地吃草,直到呕吐;他们还被迫做无谓的体操表演,取悦大众;犹太墓地被亵渎;报纸上印刷了丑陋的讽刺犹太人的漫画。

所有的犹太公民都被要求在附近的政府办公室出示财产详细清单,包括银行账户、房产、企业、黄金、珠宝和艺术品。犹太人试图从他们的账户中提取现金,却发现他们的账户已经被冻结。盖世太保开始系统地走访所有的犹太家庭和企业,他们用暴力强迫犹太居民在资产转移协议上签字,让犹太人一无所有,无处可去。

第二次世界大战:“犹太人问题最终解决方案”

直到1941年底,超过一半的奥地利犹太人被迫放弃所有财产,逃离奥地利。在1942年一月的万湖会议上,纳粹决定屠杀整个欧洲的犹太人。此后,超过六万五千名奥地利犹太人被关押到集中营,最后只有2000人幸存。1938年以前,维也纳的犹太人口约为十八万;到1946年,仅剩下二万五千人,其中许多人在接下来的几年里移居国外。

 

战后:纪念

上世纪七十年代,维也纳成为苏联犹太人第一次被允许离开苏联的重要中转站。大多数人继续向以色列或美国前行,也有一些人选择留了下来。2001年的人口普查显示约有七千名犹太人居住在维也纳,也有些人认为这一数字高达一万五千。反犹太主义自二战以来在奥地利持续了几十年,维也纳犹太人在近几年建立了诸多犹太相关机构和组织,例如2000年开放的犹太大屠杀纪念馆——旨在向奥地利和全世界宣传奥地利在大屠杀中所处的状态。

何凤山 — 中国驻维也纳大使

Chinese Consul Ho Feng Shan何凤山于1901年出生于中国的边远山村益阳,自幼丧父,被不识字的母亲抚养成人。由于学习成绩优秀,何凤山得以改变自己的命运。他勤奋刻苦,以优异成绩考入清朝末期美国耶鲁大学社团在湖南长沙设立的雅礼中学,后又考入长沙雅礼大学,并在此习得英语、德语和西班牙语。

1927年军阀统治时期,由内战引起的混乱迫使刚毕业不久的何凤山逃离湖南,最终在上海找到避难所。他除了身上的衣服和几块钱以外,一无所有。通过一个熟人,他找到了便宜的住处,并为湖南省前官员的孩子做家教。后来,何凤山得以在上海郊区的一所大学里教授英语文学。1928年政局稳定后,何凤山回到湖南,在湖南省外事办公室工作。没过多久,他得到了参加出国留学考试的机会,并取得高分,考取了德国慕尼黑大学,在那里获得了经济学博士学位。毕业后,何凤山在安卡拉的中国使馆工作了一段时间。几年后,他被提拔并被派遣到位于奥地利维也纳的中国使馆。

为了增进世界对中国的了解,何凤山建立了“中国—奥地利文化协会”,并就中国文化和儒家思想进行了多次讲演,且深受奥地利人欢迎。人们对中国当时的政治局势知之甚少,1937年夏天,日本的侵略行为已经达到了新的极端。何凤山在多次演讲中传播了中国当时的状况,并出版了一本名为《中国为自己辩护》的小册子。

当得知德国军队当时已经跨过奥地利边界,并将于当日上午抵达维也纳时,何凤山正在主持一场中国—奥地利文化协会会议。德奥合并改变了维也纳使馆的状态——何凤山的上司被调往土耳其,何凤山成为了总领事。何凤山亲眼目睹了纳粹对犹太人暴力的升级,他开始与美国教会及其他慈善组织合作以帮助犹太人,并意识到能够帮助犹太人逃脱的方式便是向他们发放上海的签证。他违抗上司试图安抚纳粹的指令,越过“反腐败调查”,向所有申请签证的犹太人直接发放签证。

据悉,在1940年他被召回中国之前,何凤山向成千上万个犹太难民发放了上海签证,使他们得以逃离奥地利。1949年,中华人名共和国成立以后,何凤山前往台湾,随后在包括埃及和墨西哥在内的几个国家担任台湾驻当地大使。他于1973年退休并居住在旧金山。2001年,他在去世后被以色列犹太大屠杀纪念馆追授“国际儀人”称号。

上海简史

海上之城

上海位于长江三角洲最东部,东临东海,南濒杭州湾,西与江苏、浙江两省相接,北端的崇明岛处于长江太平洋入海口。在十一世纪之前,上海的位置在水下。随着海水的退去,一座小渔村在海上升起——她,就是今天的上海。上海在十三世纪成为重要的商业口岸,以及纺织品和手工艺品中心。

鸦片战争/南京条约

在19世纪上半叶,为了给他们在印度殖民地种植的鸦片寻找市场,迅速扩张的大英帝国将大量鸦片进口到中国。这给中国人带来了毁灭性的社会灾难。日益增长的瘾君子让清政府警醒,禁烟活动由此展开。接下来便爆发了著名的鸦片战争。清政府不敌大英帝国,被迫签署了不平等的《南京条约》,对英国(随后是法国、德国、俄国、日本和美国)作出了重大让步,上海完全被外国势力管控。文化的融合使银行业和商业兴旺发达,吸引了来自海外和中国各地的成千上万的移民。

东方之珠

上海曾被称作“东方之珠”,因其当时充满活力的文化和丰富夜生活。那里有大量剧院、音乐会、爵士乐俱乐部、赌场、酒吧、鸦片馆以及各种可以想象得到的娱乐场所。然而,气势宏伟的银行、酒店和西式豪华别墅,与大多数中国人居住的拥挤贫民窟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后者为城市的运转提供了廉价的劳动力。1921年,共产党在上海召开了第一次会议。

抗日战争和淞沪会战

1931年,日军入侵满洲里。发生于十九世纪后半期日本的侵略扩张浪潮席卷了整个中国。1937年中日两国的交火升级为淞沪会战和抗日战争的开端。日本人对中国平民发动了空前的暴行。尽管装备落后,中国人依旧奋力反抗。数以万计的中国人来到日军刻意避开轰炸的上海国际租界寻求庇护。在三个月的战斗中,日军伤亡四万,中国人伤亡十八万七千。

第二次世界大战

随着战争在欧洲的爆发,日本人继续占领上海的各个区域,但上海的国际租界仍在市议会的控制之下。上海仍然是一个“不设防的城市”,没有阻止欧洲犹太人进入上海的护照管控程序。在1941年12月,珍珠港事件之后,日本和同盟国之间的战争宣告结束,日本得以占领上海国际租界。同盟国的公民被围捕,被关入日军集中营。1943年,那些无国籍的欧洲犹太人被发配到虹口区的一个难民营,那里在1937年的轰炸中严重受损。

战后时期

1949年,当新中国成立时,大多数外国人离开了上海。1951年,剩余的大部分外国人被驱逐出中国,只有少数人得以留下。上海仍然是工业中心,尽管在中国的饥荒和干旱时期,它依然是中央政府税收收入的最大贡献者。上海也是文化大革命的重要基地。1972年,周恩来总理与美国总统尼克松在上海会晤。这次会晤促成了两国关系的正常化,并促使中国与世界各国展开对话。

龙头

1990年,中国领导人邓小平说:“如果中国是一条龙,上海就是龙头。”自那以来,上海一直是中国经济的关键驱动力,是重要交通枢纽,商业和国际金融中心。如今,无论是在文化上还是经济上,上海依旧是中国最开放的城市。

中国犹太人简史

十世纪到十七世纪的开封

据信,在公元八世纪,第一批犹太人经由丝绸之路到达中国。公元960年左右,一大批犹太人抵达北宋都城开封。他们受到当地人们的欢迎,被允许保留自己的传统和信仰,并享有与他们的中国邻居同等的权利。他们在市中心建了一座教堂。开封犹太人社群日益壮大,并以在商业和工艺方面的技能而闻名。在其鼎盛时期,开封犹太人口多达四到五千。

扬州和宁波也相继出现了犹太社区。据史料显示,当洪水和火灾摧毁了开封的犹太教堂时,有其他社区将新的《妥拉》和书籍送到开封。其中一本《妥拉》甚至来自一位山西的穆斯林——他受自己一个将死的犹太友人所托。几个世纪以来,随着时间的推移,越来越少的拉比和老师从外面来教希伯来语,越来越多的犹太人选择和中国人通婚,中国的犹太人社区逐渐融入了中国的儒家文化,也有一些犹太人皈依了伊斯兰教。1810年,开封的最后一位拉比去世。1860年,开封的犹太教堂被摧毁,最后一批开封犹太人沦落到卖圣书,甚至把曾经犹太教堂的瓷砖也卖给了对中国犹太人历史感兴趣的新教牧师。

与欧洲的碰撞

当欧洲的探险家和传教士在中世纪晚期开始来到中国时,他们的报告中经常提及犹太人在中国的存在。意大利探险家马可波罗在十三世纪晚期造访北京,他后来描述了犹太商人在北京的显赫地位。同样,当时的传教士、北京天主教大主教孟高维诺也提到了十四世纪中国的犹太商人。最著名的事例应该是在1605年,传教士利玛窦(马特奥·里奇)在北京遇到了一个名叫艾田的开封犹太人。当时,艾田进入一个教堂看到了祭坛上的圣母和婴儿耶稣以及圣徒约翰的画像。他坚信画上的人是利百加及其儿子雅各和以扫,便开始膜拜。利玛窦以为艾田是基督徒,在得知他的来历后,便派人去找开封的犹太宗教领袖,却惊讶地发现,犹太人从来没有听说过基督教。

米兹拉希犹太人

在十九世纪,受鸦片战争的影像,中国与英国的贸易激增,米兹拉希犹太商人和来自英国管控城市,如巴格达、新加坡和孟买的商人纷纷来到中国。他们利用优越的香港和上海的开放贸易路线进行交易。繁荣的进出口贸易为这些商人带来了巨大的财富,尤其是是沙逊、哈同和嘉道理家族等。这些家族随后支持犹太文化和社区的发展,建立犹太教堂,并开设学校。他们还开展慈善和公共福利项目。在俄罗斯、欧洲犹太难民抵达中国时,这些家族为他们提供了重要的援助。

俄罗斯的阿什肯纳兹犹太人

十九世纪八十年代俄罗斯和东欧的反犹太主义浪潮,以及1905年和1917年的俄国革命,促使俄罗斯犹太人向中国迁徙。最初,他们定居在北方城市哈尔滨,但在日本入侵之后,大多数人搬到了位于南方的城市,尤其是上海。许多刚刚移民到中国的阿什肯纳兹犹太人都很穷困,但是在米兹拉希犹太人的帮助下,多数人摆脱贫穷跃居中产阶级,并为犹太人社区和中国的经济、文化发展都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犹太共产党人

在二战期间,一些以士兵或难民身份从美国和欧洲来到中国的犹太人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并从事各种工作,其中一些人是翻译、记者和医生。到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时,大部分中国的犹太人移居以色列和西方国家;1951年,其余的犹太人连同其他外国人被迫离开中国,只有一些犹太共产党员得以留下,并且在党内身居要位。这些人里有中国高级官员的翻译——美国人李敦白(Sidney Rittenberg),波兰记者伊斯雷尔·爱泼斯坦(Israel Epstein)和英国政治活动家戴维·柯鲁克(David Crook)。文革时期,这三个人都不幸入狱。李敦白于1977年被平反释放,并于1980年返回美国。1973年,周恩来总理为爱泼斯坦平反,并下令将其释放。爱泼斯坦一直是《今日中国》的主编。他于2005年在北京逝世。

水彩:姚昕